心理调适多一点 考试状态好一点
嗨,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及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好啊!时光的车轮飞快转动,忙碌而充实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,转眼,我们又进入复习迎考阶段了。在这段时间里,每位同学不仅需要做好知识准备、能力训练,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,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。今天,大洲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期末复习心理调适小技巧,看看我们是不是“英雄所见略同”呢。
学生篇:
一、接纳情绪
临近考试,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虑、紧张等情绪。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所以当情绪来临,不管是小天使还是小怪兽,都该给Ta一份关注,然后告诉自己“这很正常,我可以有这样的情绪”。考试焦虑只是一个信号,提醒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而已。所以,我们不妨接纳Ta,感谢Ta的存在。
二、积极暗示
“请不要想象一只红色的大象”,读到这句话的时候,你的头脑中出现的是什么呢?是不是就是一只红色大象?所以在考试面前,我们在给自己积极暗示时,也请不要加一些否定词,比如“我不紧张”“我不害怕”,而是用“我很平静”“我一定行”这样不含否定词的词语,这样我们头脑中接收到的就不是消极信息了。
三、自我减压
备考时,如果心情紧张,或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,我们可以先将课本放一放,找父母或朋友聊聊天、吐吐槽,还可以用涂鸦或日记的形式记录心情,或把内心的不舒服写到纸上。如果内心憋得难受,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地方,大声喊叫,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。
四、劳逸结合
复习的间隙要适当休息,每隔一段时间活动活动身体,欣赏一下窗外的风景,或闭目养神,劳逸结合能够帮助恢复能量,提高复习效率。另外,运动也能消除心理疲劳,但临考前的运动要注意适度和适量。
五、保证睡眠
备考期间保证充足睡眠,养精蓄锐才是迎接考试的正确方式,科学合理地平衡学习和休息时间,才能保持白天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。
家长篇:
一、保持合理期待
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取得好成绩,这是正常的心理期待,但如果期望过高,超过了孩子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,则不仅会给孩子额外造成压力,也会让自己十分焦虑,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家长需要做的,应该是鼓励孩子,让孩子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估,对未来有合理的期待,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自己的动力,去努力,去应对挫折。
二、营造温馨氛围
当孩子出现迷惘、沮丧、失落、疲惫时,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和赞美,少一些批评和指责,适时的鼓励传递给孩子的是一份信任、一份支持、一份接纳,更是孩子的助力剂。和谐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Ta不是在孤军奋战,Ta拥有着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。
三、做好后勤保障
备考期间,由于学习节奏较快,孩子的大脑活动处于高度紧张状态,因此,大脑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比平时增多。在周末,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健康营养,巧妙安排一些户外活动,不让期末考试打乱了孩子的生活节奏和安排,保持张弛有序,让孩子有一个最佳的身体状况去迎接考试,这是家长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。
四、密切关注心理
很少有孩子真的不在意成绩,但是付出的努力总是不能够达到父母、老师和自己的要求时,他们会产生无力感。为了保护自尊心,避免过度受挫的感受,孩子可能会做出逃避学习、拖延甚至“故意”搞砸学习的行为,这些与目标相悖离的情况,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。期末阶段,家长尤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,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,要通过日常倾听和沟通理解孩子的表现,用发展、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,客观全面地评价孩子的成长,积极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,与孩子共同面对压力。
最后,希望大家拥有平常心,适度看待考试成绩,毕竟,考试成绩并不能衡量一个孩子的全部!尽力了就可以给自己大大的拥抱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